全口义齿规范化制作
全口义齿一直是大众百姓和口腔工作者们最热门的话题,也是最基本的一种修复方法之一.我以前在基层的口腔医院工作,最近几年在上海一个加工厂做活动修复。从小地方到大城市,从临床到加工厂,我接触过很多修复科医生,也接触过很多活动技工,更接触过大批的全口缺失的患者和大量的全口模型.大部分的义齿都不符合标准,甚至还为患者带来了更严重的病症。有的是因为医生的理论不够,有的是因为医生为了节约时间没按照标准制作,有的是因为医生患者没有进行更好的交流。常言到,镶牙看全口,是有一定道理的,下面我就把我实际工作中总结出来的全口义齿从临床到加工厂的整个标准流程讲述一遍,供大家参考。
全口义齿首先要说的是取模型,模型分压力性印摸和非压力印摸,一般我们临床上的二次印摸,首先用红色打样膏取一个,再在原印摸里灌加少量的澡酸盐的取法,称压力性印模,末端游离确失的患者要用压力性印摸,非游离缺失的可用非压力印摸.全口模型必须要用压力性印摸.印摸,取好以后要做合堤,这也是我们要说的重点,是做好全口义齿的关键. 也是最不好掌握的东西。我先讲一下它的作用:
1. 全口义齿先从咬合平面说起,正常情况下,最漂亮的脸部外型,要求咬合平面的前部在上唇下缘以下露出约2毫米,这是前牙咬合平面的高度。整个咬合平面要与鼻翼和耳屏线平行。首先在鼻翼和耳屏之间画一条虚线,在咬合平面扳的帮助下,使这条线和咬合平面平行,然后修整上前牙唇侧的蜡堤,使上嘴唇自然,整个面部型态自然,咬合平面的前部在上唇下缘以下露出约2毫米。这是排上前牙的位置参照,也是排牙唯一的参照,一定要做好。
2. 然后就是确定咬合间距离了,息止咬合位垂直距离比咬合位的垂直距离高2毫米。确定咬合间距离有这么三种方法,这三种是我自己感觉临床上最好操作,最常用的。
1) 第一就是在上咬合的基托腭中线靠进软腭区域用蜡滴一个蜡球,尽量靠后。让患者用舌尖顶住蜡球做咬合动作,为卷舌添蜡球法;
2) 第二,先让病人做吞咽动作,比如吞咽一口唾液,在吞咽过程用,让患者做咬合动作,为吞咽咬合法;
3) 第三,当病人难以做吞咽咬合,卷舌添蜡球等咬合法时,不妨让病人做鼓腮咬合,用力鼓鳃时由于口腔内的压力增高,会使口唇越来越紧,进而迫使下颌向后运动,使关节回到关节生理性后位,同时由于左右侧的颊部受力均匀,使下颌处与适中的位置,经临床验证,成功率达90%以上。这是上咬合蜡堤的做法,在上咬合蜡堤完全凝固的时候,把下颌蜡堤烤软,用以上三种任何的咬法来确定合间距离。这是整个临床的操作过程。
3. 技工室接下来要进行排牙,排牙依靠上咬合蜡堤来完成,具体每一个牙的排法,我想大家在专业书籍上都有了解,在这我就不逐一介绍了,我去过有些加工厂,在排牙的时候完全脱离了上颌蜡堤,这是绝对不正确的,排好牙做好蜡型要在临床进行试带,主要是差看咬合关系是否正确,上下人工牙的接触面积。如果有问题,临床医生试情况来确定,是重咬蜡堤,还是在原有的基础上调咬合,然后在转到技工室进行调试,或重新排列;
4. 技工在完成好牙齿的排列和蜡型制作以后,就进行包埋和充填树脂,打磨抛光。每一个步骤都要小心和用心。完成以后查看边缘是否圆钝,间隙是否有石膏,抛光是否有划痕,树脂是否有花基脱和气泡,这都有利于义齿的整体质量和美观。